b体育sports【我在封控区】一起走过的14天——难忘的志愿服务

2024-02-23 13:11:2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我是管控区的一名业主,也是伯爵郦城封控区的一名党员志愿者。在与奥密克戎比速度、赛时间的战场里,见证着一群白衣红甲们可歌可泣的故事、见证着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磅礴气势,见证着党和政府雷厉风行、人民至上的挚爱之情,由衷感到华夏之子的幸福。

  回想抗疫的日子,我被很多温暖与感动包围着,也切身感受志愿者的艰辛与不易,感触社区工作的繁琐与杂碎,感悟“民之所呼,必有所应”、“千头万绪归根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背后的酸甜苦辣

  01党旗飘扬疫线日起,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宁德这座滨海城市的宁静,主城区、邻近乡镇若干小区相继被封管控,仿佛一夜之间按下了暂停键。

  伯爵小区坐落于蕉城区城南镇青山路,隶属华建社区,也是主城区封管控小区之一。4月10日被拉上警戒线,实行按区域封控、管控管理。4月13日升级全面封控,区内人员足不出户。

  一时间,物资供应、疾病救治、垃圾处置、出入监管、核酸采集、环境消杀、防护管理等问题成了业主的困扰,也成了所在社区急需协调解决的大问题,而人力不足是当时最大的困难。

  3名,5名,10名……,市政府办、市中医院、市康复医院、蕉城区卫健局……短短几天,经过审核的伯爵郦城党员志愿者成员增加至21名;同期,市中级法院、区人民法院、蕉城公安分局、司法局、乡镇等市、区机关第一时间纷纷抽派党员干部下沉小区,助力抗疫。一支兼合法院、公安、税务、乡镇、社区、医疗卫生等不同行业的党员志愿者突击队临时党支部迅速组建,市中级法院四级调研员石信土担任支部,全面指挥小区疫情防控工作。

  4月15日,突击队志愿者两两配组、三五成队,或以楼栋楼为单元,负责各楼栋闭环管理;或蹲点门口物资交换站,负责外来货物的消毒、分拣、标记、配送;或留守临时仓库,负责防护物资的收发、整理、申报;或值守临时医疗点,为小区居民诊病开方、送医配药;或协助核酸采集队录入信息、监测体温、维持秩序、动员采样;或坐镇指挥办,统筹协调疫情防控,为小区业主排忧解难。

  封控的第一天,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接踵而来。有一位业主因为个人原因滞留在其他小区,当天健康码转为红码,核酸检测无处采样跑回小区,无法进入。还有一位其他小区的业主来保洁遇到封控出不去,困在小区,无处安身。门外的人想进来,进不来,门内的人想出去,出不去。同一座城市,近在咫尺,却有家不能回。疫情之下的无奈让百姓徘徊,也让志愿者难过。

  这一系列的问题,最终都奔向社区,奔向临时党支部,奔向党员志愿者。请示、沟通、协调,再请示、再沟通、再协调,一次一次、一层一层、一户一户、一个一个。有入户走访,收集问题的;有联系爱心企业,争取物资的;有积极回应群消息,正向引导业主的;有动用各种关系,争取外援解决急愁难盼问题的。大家急中生智,各显神通。

  经过调研、分析、探讨,4月15日起,小区正门封闭,原设置正门的外来物资分拣点迁移到侧门,加派中院志愿者负责外来物资消毒分拣和配送入户,不定楼、不间断,从上午八点开始值班至晚上十点;区内各楼栋每班固定2名志愿者,三班轮换,实行24小时值班,负责楼栋人员出入管理;建立临时医疗点,由3名全科医生轮流坐诊,24小时值班,负责小区业主的疾病救治;成立了临时医疗救治群,让有需求的业主加入微信群求医问药……除了消杀,小区的所有事务全部由党员志愿者突击队承担。

  4月13日,小区封控第一天,也是我作为党员向所在社区党组织报到的第一天。这天,我被安排负责正门外来物资的消毒、分拣与配送。与我搭档的是宁德市徒步运动协会会长吴碧珠、小区业主游秋桂。那日,前来报到的志愿者还比较少,不足十人,保安人手也紧缺,只有三五个,但外来物资却是源源不断。许是业主的亲人担心牵挂,每一个送物资的都是大包小包一揽,手里拿着,肩膀背着,口里还念着“还有在车上”。我们丈量着那物资估计可以食用半月有余。那日的牛奶是成箱成箱的,有的还是二箱捆着的,那日的面包是麻袋装的,有的打包二麻袋;那日的水果也是大包装的,且品种不只一种。那日还有鸡蛋、海鲜、冷冻食品,这些易碎、不能久置阳光下的食品,也是一波又一波。每一位送货的,都会交待一句“这个很急,先帮忙送一下”、“那个要放冰箱,尽早送上去”。那日临时搭建的帐篷,空间并不大,我们虽按楼栋分区归置货物,但没一会儿功夫,物资就挤占到了帐篷外。刚刚把堆满地的东西安排送走,转眼又堆满一地。

  护送物资入户的是保安。他们各人负责一栋,各管各栋。但因为货物大小不一,楼栋层数不一,楼栋下单的数量不一,而载货工具的规格有限,就出现送货入户的速度跟不上下单速度。尽管保安极力地想让推车发挥极致,把物品装得比他人还高。但是一轮下来,有的也只能送几户。遇上物件庞大的,一趟只能送一户。这样应接不暇的效率让保安滋生畏难逃避的心绪,个别保安有些不耐烦,表现消极。

  一边是业主的催促,一边是外来物资的交接提醒,一边是保安对送单的冷态度,让初次接触社区应急事务的我们有些力不从心。再加上第一次穿防护服,顶着烈日几个小时,内闷外烤,犹如置身于火炉。顿时整个面罩雾气蒙蒙,体内汗如雨下,特别是在一站一蹲中有一股气体从脚底向上冲,直逼脑门。让人瞬间感到眼前一阵眩晕、喉头一阵紧缩,窒息感扑面而来……那一刻,真切地感受到曾经支援武汉的同事因为防护服不适而产生的种种体验,真切地体会到基层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

  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还是努力坚持坚守,尽力沟通协调。除了暗示自己平静,努力调整气息,克服身体不适外,我们分工协调,一个安抚保安、回应业主、稳定情绪;一个主动联系领导,汇报情况,寻求支援;一个继续接收、消毒、分拣外来物资。在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物资开始有序地送到了住户家中。

  4月15日,按排班表值班。我被安排到了楼栋值班的岗位,值6:30至14:30的班。这个班早上5:45得起床准备bsports。和我搭班的是中级法院的一名年轻党员朱经,安静、守时、实在。我们负责楼栋人员出入的监管和部分物资的入户送货。一条椅子、一张长桌、一瓶手消、全副武装,开始了长达8小时的值班。经过几日的宣传动员,楼里的业主都比较自觉呆在家里。我们便轮流协助外来物资入户运送工作。朱经勤快,总是抢先去送。而我则利用所学专业,再强化周围区域空气和物表的消毒;帮忙整理和清洁指挥部;分享“六步洗手法”的步骤和防护服的穿脱。大家在交流中交换心得,增进友谊、促进配合。

  我们的楼栋值点与临时医疗救治点毗邻,仅一墙之隔。工作之余,我们两个轮流到临时医疗点帮忙。我持有执业药师证,协助配药。朱经方向感强,协助送药。

  记得有一次,临近下班。封控区域一户业主的小孩感冒咳嗽了,家长有点着急。值班的医生问诊后配好了药,在群里呼人配送。朱经得知后,二话没说,主动拿起药,和医生重复了一遍病人的信息,就径直去送药,全然无惧封控区域的风险。原本,封控区域的配送不是他的工作范围。封控区域离医疗点也比较远,而他却淡淡地说,“生病是要紧事,要优先配送。孩子是父母的心肝,病在孩子身上,痛在大人心里。”后来,我才知道,他膝下两个孩子,一个刚上一年级,一个才两周多。平日里,孩子的功课都是他在辅导,而下沉小区后,他已经很久没见到孩子了。他想孩子,也担心家里,此时,这个和他孩子年龄相仿的幼儿生病,勾起了他内心深藏的心事,他几度沉默。

  朱经守时尽责。每次,都是他先到岗。每个班次,他都认真坚守,从不脱岗。他还利用空闲时间学习防护知识,关注疫情动态,练习洗手消毒。在与他搭配的日子里,来自不同行业的我们,各自取长补短。空闲时间,我们经常交流专业知识。我说健康,他律,彼此都增长了见识,汲取了宝贵经验。

  临时医疗点开诊的第一天,药品的品种配了不少,但装药的药袋却没有。若是走流程购置,比较周折费时。我想起小时候父亲手工制作相袋的步骤,便模仿着用A4纸自制了大、中、小各种型号的药袋。社区提供纸、剪刀、胶水,朱经协助裁纸,我负责上胶水、折叠粘贴。几日下来,我们自制了几百个药袋。一个个药袋装着爱心药品流向了患者,温暖了小区的住户。

  刘医生是一名老村医,临近退休。视力不好、听力也不好,对群消息的内容回复也慢。每次接电话、开药、查看消息,他都是眼镜戴了脱,脱了戴,反反复复。我想那应该是老花的缘故,我身有体会。为了减轻他的压力,我申请当他助手,协助他调配药品、回复消息。他的处方开出来,我就按方配药,并在药袋上注明用法剂量。包装前核对一遍,送药前再确认一遍,核对无误后再入户。严格执行处方调配审核制,确保用药安全。

  下沉志愿者中级法院郑涛、王玉忠,小区志愿者徒步协会会长吴碧珠在2号楼值班,摄影者:城南镇党委宣传委员黄育文

  王玉忠是中级法院的一名处级干部,也是此次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我们素不相识。听队友说,他主动要求楼栋值班。而我与他工作交集的日子里,感受到他亲和、为民的情怀。

  小区里有几户人家的户主在外地因疫情突发回不来,家中只有小孩,三餐无法解决。社区网格员陈美丹得知情况后,专门多订了几份工作餐。那日,我协助送餐。当我把工作餐送到该楼栋大厅时,王玉忠处长立即起身,迎了过来。了解情况后,他频频点头,当即转身,亲自去送。那日,与他同值的还有另外一名年轻志愿者,而他却没以职务自居。

  区法院的一名女志愿者林欣彦,每天八点就到值守点,拖地、整理桌子、清理垃圾。每次都是笑呵呵的,一脸和善。

  市法院的徐孝良,志愿服务期间复发胃肠炎,恶心、绞痛、闹肚子,一直克服身体不适,坚持入户送物资。

  市康复医院的林鹏瑛,常常在班外时间协助医疗点送药,动员业主采集核酸,通知疫情防控消息。每天也是奋战一线多小时bsports

  据统计,每天下来,临时医疗点开出的处方数拾张,接收点的外来货物数百件,而突击队的志愿者们就这样默默地来回奔跑,任劳任怨,不计得失。其实志愿者中的很大一部分党员或在单位身居要职,或毕业于高等院校,从事白领工作,但在封控区的疫情防控里,他们只把自己当作搬运工、消毒员、清洁工、勤务员,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只要哪里有群众的呼声,他们的身影就在哪里出现,从日出到日落,从星夜到拂晓,从不间断。在他们的大力帮助下,物资配送顺畅了,就医问题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帮扶也落实了,业主群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华建社区辖管11个小区,伯爵郦城只是其中一个。此前,因为疫情,周边乡镇被封控,他们蹲点值守,没日没夜。刚忙完值守,小区封控,这些乡镇、社区干部又转战到了伯爵郦城。

  釆集样本进行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排查的重要一环。封控区是重点区域,核酸采样是入户釆集,需要提前通知、动员。

  黄育文接到消息后,立即启用扩音器对着楼栋大喊:釆核酸了!……釆核酸了!……浑厚的声音穿透寂静的黑夜,唤醒了住在30多层高的业主,大家纷纷开灯准备,为采样队顺利完成采样工作、专家组顺利分析数据赢得宝贵时间。次日,采样时间提前至子夜十二点。黄育文如法炮制,只是当他再次拿起扩音器大喊时,磁性的声音里透着几分疲劳,惊吓了群里的业主,大家都带着惊恐的表情发问——“谁的声音”,“可怕”、“像幽灵”。熟不知那是坚守岗位b体育sports,心系小区的乡镇干部,因为数日的奋战,身体发出的亚健康的信号。

  此次疫情,她全心投入,忘我工作,连续96个小时不休不眠奋战一线。她把手机号作为联系方式对外公布,只要小区的事、社区的事,都找她。爱心食品到了,找她;防护物资不够,找她;隔离点业主有事,找她;封控区有事,找她;华建社区有事,找她;保安有事,还找她。

  她还操心小区的困难户,关心小区的特殊人群。封控之初,有一户业主,刚做完手术不久,夜里出现头晕耳鸣,困在家里,无法出门就医,很是焦虑。她得知后,主动联系这名业主,陪她聊天、逗她开心,在了解到她认可中医后,又通过中医院的党员志愿者联系中医主任,在中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孙清已的诊疗下,这名业主的症状缓解了,焦虑也消失了。而她确认业主恢复了,才安下心。

  封控区,足不出户。意味着,这里的志愿者都只能呆在小区;意味着,下沉的党员干部必须吃在小区、住在小区、睡在小区。

  而此次下沉的党员志愿者多数来自市区两级法院,也有来自区司法局、城南镇以及公安,他们中有一些志愿者家有妻小,父母年迈;有一些志愿者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还有一些志愿者00后,刚刚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对于”自由“的需求都特别迫切。但为了抗疫,为了小区的安全,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楼道、大厅、帐篷、瑜伽垫;忍受着不能随心冲澡、随性带来的皮肤不适;适应着集体生活因习性差异而带来的各种插曲。

  陈丽燕是三都澳新区公司纪委、市四届代表,也是此次伯爵郦城小区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临危受命楼栋长。她主要负责防护物资的储备分发等后勤保障事务,协助收集解决群众矛盾和需求。每天工作也是十四五个小时。

  为了第一时间把这些爱心物资全部送到业主家里,石信土号召突击队党员志愿者马上集合,立即行动。石信土、黄美丽、黄育文带头入户,除值班外的党员志愿者全巢出动,从中午一点开始挨家挨户运送,直到晚上九点半。每到一户,他们都会用酒精先喷一喷,告诉你,这是政府发放的爱心食品,已消毒,请放心使用。每到一户,他们都是轻轻敲门,温和介绍,躬身示意。每到一户,他们都是一手提着爱心食品,一手拿着名单,认真核实,确保不漏一户。

  这份贴心感动了所有的业主,也感到了我。我不禁留言:感谢政府、感谢志愿者,为生在华夏而感到自豪。

  感谢的话语漫天飞舞,业主群、医疗群、楼栋群,三条、五条、十条,全是对党、政府、社区的感恩,对党员、志愿者、热心业主的感谢。b体育sports【我在封控区】一起走过的14天——难忘的志愿服务

搜索